首页>典籍>二十四史>三国志>蜀书·邓张宗杨传

三国志

蜀书·邓张宗杨传

范烨 著

原文:

      邓芝字伯苗,义阳新野人,汉司徒禹之后也。汉末入蜀,未见知待。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,芝往从之,裕谓芝曰:“君年过七十,位至大将军,封侯。”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,往依焉。先主定益州,芝为郫邸阁督。先主出至郫,与语,大奇之,擢为郫令,迁广汉太守。所在清严有治绩,入为尚书。
      先主薨於永安。先是,吴王孙权请和,先主累遣宋玮、费祎等与相报答。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,恐有异计,未知所如。芝见亮曰:“今主上幼弱,初在位,宜遣大使重申吴好。”亮答之曰:“吾思之久矣,未得其人耳,今日始得之。”芝问其人为谁?亮曰:“即使君也。”乃遣芝脩好於权。权果狐疑,不时见芝,芝乃自表请见权曰:“臣今来亦欲为吴,非但为蜀也。“权乃见之,语芝曰:“孤诚愿与蜀和亲,然恐蜀主幼弱,国小势偪,为魏所乘,不自保全,以此犹豫耳。”芝对曰:“吴、蜀二国四州之地,大王命世之英,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。蜀有重险之固,吴有三江之阻,合此二长,共为唇齿,进可并兼天下,退可鼎足而立,此理之自然也。大王今若委质於魏,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,下求太子之内侍,若不从命,则奉辞伐叛,蜀必顺流见可而进,如此,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。”权默然良久曰:“君言是也。”遂自绝魏,与蜀连和,遣张温报聘於蜀。蜀复令芝重往,权谓芝曰:“若天下太平,二主分治,不亦乐乎!”芝对曰:“夫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,如并魏之后,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,君各茂其德,臣各尽其忠,将提枹鼓,则战争方始耳。“权大笑曰:“君之诚款,乃当尔邪!”权与亮书曰:“丁厷掞张,阴化不尽;和合二国,唯有邓芝。”及亮北住汉中,以芝为中监军、扬武将军。亮卒,迁前军师前将军,领衮州刺史,封阳武亭侯,顷之为督江州。权数与芝相闻,馈遗优渥。延熙六年,就迁为车骑将军,后假节。十一年,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,芝率军征讨,即枭其渠帅,百姓安堵,十四年卒。
      芝为将军二十馀年,赏罚明断,善恤卒伍。身之衣食资仰於官,不苟素俭,然终不治私产,妻子不免饥寒,死之日家无馀财。性刚简,不饰意气,不得士类之和。於时人少所敬贵,唯器异姜维云。子良,袭爵,景耀中为尚书左选郎,晋朝广汉太守。
      张翼字伯恭,犍为武阳人也。高祖父司空浩,曾祖父广陵太守纲,皆有名迹。先主定益州,领牧,翼为书佐。建安末,举孝廉,为江阳长,徙涪陵令,迁梓潼太守,累迁至广汉、蜀郡太守。建兴九年,为庲降都督、绥南中郎将。翼性持法严,不得殊俗之欢心。耆率刘胄背叛作乱,翼举兵讨胄。胄未破,会被徵当还,群下咸以为宜便驰骑即罪,翼曰:“不然。吾以蛮夷蠢动,不称职故还耳,然代人未至,吾方临战场,当运粮积谷,为灭贼之资,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?“於是统摄不懈,代到乃发。马忠因其成基以破殄胄,丞相亮闻而善之。亮出武功,以翼为前军都督,领扶风太守。亮卒,拜前领军,追论讨刘胄功,赐爵关内侯。延熙元年,入为尚书,稍迁督建威,假节,进封都亭侯,征西大将军。
      十八年,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。维议复出军,唯翼廷争,以为国小民劳,不宜黩武。维不听,将翼等行,进翼位镇南大将军。维至狄道,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,经众死於洮水者以万计。翼曰:“可止矣,不宜复进,进或毁此大功。”维大怒。曰:“为蛇画足。”维竟围经於狄道,城不能克。自翼建异论,维心与翼不善,然常牵率同行,翼亦不得已而往。景耀二年,迁左车骑将军,领冀州刺史。六年,与维咸在剑阁,共诣降锺会于涪。明年正月,随会至成都,为乱兵所杀。
      宗预字德艳,南阳安众人也。建安中,随张飞入蜀。建兴初,丞相亮以为主簿,迁参军右中郎将。及亮卒,吴虑魏或承衰取蜀,增巴丘守兵万人,一欲以为救援,二欲以事分割也。蜀闻之,亦益永安之守,以防非常。预将命使吴,孙权问预曰:“东之与西,譬犹一家,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,何也?”预对曰:“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,西增白帝之守,皆事势宜然,俱不足以相问也。”权大笑,嘉其抗直,甚爱待之,见敬亚於邓芝、费祎。迁为侍中,徙尚书。延熙十年,为屯骑校尉。时车骑将军邓芝自江州还,来朝,谓预曰:“礼,六十不服戎,而卿甫受兵,何也?”预答曰:“卿七十不还兵,我六十何为不受邪?”芝性刚简,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,而预独不为屈。预复东聘吴,孙权捉预手,涕泣而别曰:“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。今君年长,孤亦衰老,恐不复相见!”遗预大珠一斛,乃还。迁后将军,督永安,就拜征西大将军,赐爵关内侯。景耀元年,以疾徵还成都。后为镇军大将军,领兖州刺史。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,廖化过预,欲与预共诣瞻许。预曰:“吾等年逾七十,所窃已过,但少一死耳,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?”遂不往。
      廖化字元俭,本名淳,襄阳人也。为前将军关羽主簿,羽败,属吴。思归先主,乃诈死,时人谓为信然,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。会先主东征,遇於秭归。先主大悦,以化为宜都太守。先主薨,为丞相参军,后为督广武,稍迁至右车骑将军,假节,领并州刺史,封中乡侯,以果烈称。官位与张翼齐,而在宗预之右。
      咸熙元年春,化、预俱内徙洛阳,道病卒。
      杨戏字文然,犍为武阳人也。少与巴西程祁公弘、巴郡杨汰季儒、蜀郡张表伯达并知名。戏每推祁以为冠首,丞相亮深识之。戏年二十馀,从州书佐为督军从事,职典刑狱,论法决疑,号为平当,府辟为属主簿。亮卒,为尚书右选部郎,刺史蒋琬请为治中从事史。琬以大将军开府,又辟为东曹掾,迁南中郎参军,副贰庲降都督,领建宁太守。以疾徵还成都,拜护军监军,出领梓潼太守,入为射声校尉,所在清约不烦。延熙二十年,随大将军姜维出军至芒水。戏素心不服维,酒后言笑,每有傲弄之辞。维外宽内忌,意不能堪,军还,有司承旨奏戏,免为庶人。后景耀四年卒。
      戏性虽简惰省略,未尝以甘言加人,过情接物。书符指事,希有盈纸。然笃於旧故,居诚存厚。与巴西韩俨、黎韬童幼相亲厚,后俨痼疾废顿,韬无行见捐,戏经纪振恤,恩好如初。又时人谓谯周无当世才,少归敬者,唯戏重之,尝称曰:“吾等后世,终自不如此长儿也。”有识以此贵戏。
      张表有威仪风观,始名位与戏齐,后至尚书,督庲降后将军,先戏没。祁、汰各早死。
      戏以延熙四年著季汉辅臣赞,其所颂述,今多载于蜀书,是以记之於左。自此之后卒者,则不追谥,故或有应见称纪而不在乎篇者也。其戏之所赞而今不作传者,余皆注疏本末於其辞下,可以觕知其仿佛云尔。
      昔文王歌德,武王歌兴,夫命世之主,树身行道,非唯一时,亦由开基植绪,光于来世者也。自我中汉之末,王纲弃柄,雄豪并起,役殷难结,生人涂地。於是世主感而虑之,初自燕、代则仁声洽著,行自齐、鲁则英风播流,寄业荆、郢则臣主归心,顾援吴、越则贤愚赖风,奋威巴、蜀则万里肃震,厉师庸、汉则元寇敛迹,故能承高祖之始兆,复皇汉之宗祀也。然而奸凶怼险,天征未加,犹孟津之翔师,复须战於鸣条也。天禄有终,奄忽不豫。虽摄归一统,万国合从者,当时俊乂扶携翼戴,明德之所怀致也,盖济济有可观焉。遂乃并述休风,动于后听。其辞曰:
      皇帝遗植,爰滋八方,别自中山,灵精是锺,顺期挺生,杰起龙骧。始于燕、代,伯豫君荆,吴、越凭赖,望风请盟,挟巴跨蜀,庸汉以并。乾坤复秩,宗祀惟宁,蹑基履迹,播德芳声。华夏思美,西伯其音,开庆来世,历载攸兴。──赞昭烈皇帝
      忠武英高,献策江滨,攀吴连蜀,权我世真。受遗阿衡,整武齐文,敷陈德教,理物移风,贤愚竞心,佥忘其身。诞静邦内,四裔以绥,屡临敌庭,实耀其威,研精大国,恨於未夷。──赞诸葛丞相
      司徒清风,是咨是臧,识爱人伦,孔音锵锵。──赞许司徒
      关、张赳赳,出身匡世,扶翼携上,雄壮虎烈。藩屏左右,翻飞电发,济于艰难,赞主洪业,侔迹韩、耿,齐声双德。交待无礼,并致奸慝,悼惟轻虑,陨身匡国。──赞关云长、张益德
      骠骑奋起,连横合从,首事三秦,保据河、潼。宗计於朝,或异或同,敌以乘衅,家破军亡。乖道反德,讬凤攀龙。──赞马孟起
      翼侯良谋,料世兴衰,委质于主,是训是谘,暂思经算,睹事知机。──赞法孝直
      军师美至,雅气晔晔,致命明主,忠情发臆,惟此义宗,亡身报德。──赞庞士元
      将军敦壮,摧峰登难,立功立事,于时之幹。──赞黄汉升
      掌军清节,亢然恒常,谠言惟司,民思其纲。──赞董幼宰
      安远强志,允休允烈,轻财果壮,当难不惑,以少御多,殊方保业。──赞邓孔山
      孔山名方,南郡人也。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。蜀既定,为犍为属国都尉,因易郡名,为朱提太守,选为安远将军、庲降都督,住南昌县。章武二年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
      扬威才幹,欷歔文武,当官理任,衎衎辩举,图殖财施,有义有叙。──赞费宾伯
      宾伯名观,江夏鄳人也。刘璋母,观之族姑,璋又以女妻观。观建安十八年参李严军,拒先主於绵竹,与严俱降,先主既定益州,拜为裨将军,后为巴郡太守、江州都督,建兴元年封都亭侯,加振威将军。观为人善於交接。都护李严性自矜高,护军辅匡等年位与严相次,而严不与亲亵;观年少严二十馀岁,而与严通狎如时辈云。年三十七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
      屯骑主旧,固节不移,既就初命,尽心世规,军资所恃,是辨是裨。──赞王文仪
      尚书清尚,敕行整身,抗志存义,味览典文,倚其高风,好侔古人。──赞刘子初
      安汉雍容,或婚或宾,见礼当时,是谓循臣。──赞麋子仲
      少府修慎,鸿胪明真,谏议隐行,儒林天文。宣班大化,或首或林。──赞王元泰、何彦英、杜辅国、周仲直
      王元泰名谋,汉嘉人也。有容止操行。刘璋时,为巴郡太守,还为州治中从事。先主定益州,领牧,以为别驾。先主为汉中王,用荆楚宿士零陵赖恭为太常,南阳黄柱为光禄勋,谋为少府;建兴初,赐爵关内侯,后代赖恭为太常。恭、柱、谋皆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恭子厷,为丞相西曹令史,随诸葛亮於汉中,早夭,亮甚惜之,与留府长史参军张裔、蒋琬书曰:“令史失赖厷,掾属丧杨颙,为朝中损益多矣。“颙亦荆州人也。后大将军蒋琬问张休曰:“汉嘉前辈有王元泰,今谁继者?“休对曰:“至於元泰,州里无继,况鄙郡乎!“其见重如此。
      何彦英名宗,蜀郡郫人也。事广汉任安学,精究安术,与杜琼同师而名问过之。刘璋时,为犍为太守。先主定益州,领牧,辟为从事祭酒。后援引图、谶,劝先主即尊号。践阼之后,迁为大鸿胪。建兴中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子双,字汉偶。滑稽谈笑,有淳于髡、东方朔之风。为双柏长。早卒。
      车骑高劲,惟其泛爱,以弱制强,不陷危坠。──赞吴子远
      子远名壹,陈留人也。随刘焉入蜀。刘璋时,为中郎将,将兵拒先主於涪,诣降。先主定益州,以壹为护军讨逆将军,纳壹妹为夫人。章武元年,为关中都督。建兴八年,与魏延入南安界,破魏将费瑶,徙亭侯,进封高阳乡侯,迁左将军。十二年,丞相亮卒,以壹督汉中,车骑将军,假节,领雍州刺史,进封济阳侯。十五年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壹族弟班,字元雄,大将军何进官属吴匡之子也。以豪侠称,官位常与壹相亚。先主时,为领军。后主世,稍迁至骠骑将军,假节,封绵竹侯。
      安汉宰南,奋击旧乡,翦除芜秽,惟刑以张,广迁蛮、濮,国用用强。──赞李德昂
      辅汉惟聪,既机且惠,因言远思,切问近对,赞时休美,和我业世。──赞张君嗣
      镇北敏思,筹画有方,导师禳秽,遂事成章。偏任东隅,末命不祥,哀悲本志,放流殊疆。──赞黄公衡
      越骑惟忠,厉志自祗,职于内外,念公忘私。──赞杨季休
      征南厚重,征西忠克,统时选士,猛将之烈。──赞赵子龙、陈叔至
      叔至名到,汝南人也。自豫州随先主,名位常亚赵云,俱以忠勇称。建兴初,官至永安都督、征西将军,封亭侯。
      镇南粗强,监军尚笃,并豫戎任,任自封裔。──赞辅元弼、刘南和
      辅元弼名匡,襄阳人也。随先主入蜀。益州既定,为巴郡太守。建兴中,徙镇南,为右将军,封中乡侯。
      刘南和名邕,义阳人也。随先主入蜀。益州既定,为江阳太守。建兴中,稍迁至监军后将军,赐爵关内侯,卒。子式嗣。少子武,有文,与樊建齐名,官亦至尚书。
      司农性才,敷述允章,藻丽辞理,斐斐有光。──赞秦子敕
      正方受遗,豫闻后纲,不陈不佥,造此异端,斥逐当时,任业以丧。──赞李正方
      文长刚粗,临难受命,折冲外御,镇保国境。不协不和,忘节言乱,疾终惜始,实惟厥性。──赞魏文长
      威公狷狭,取异众人;闲则及理,逼则伤侵,舍顺入凶,大易之云。──赞杨威公
      季常良实,文经勤类,士元言规,处仁闻计,孔休、文祥,或才或臧,播播述志,楚之兰芳。──赞马季常、卫文经、韩士元、张处仁、殷孔林、习文祥
      文经、士元,皆失其名实、行事、郡县。处仁本名存,南阳人也。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,南次至雒,以为广汉太守。存素不服庞统,统中矢卒,先主发言嘉叹,存曰:“统虽尽忠可惜,然违大雅之义。“先主怒曰:“统杀身成仁,更为非也?“免存官。顷之,病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
      孔休名观,为荆州主簿别驾从事,见先主传。失其郡县。文祥名祯,襄阳人也。随先主入蜀,历雒、郫令,广汉太守。失其行事。子忠,官至尚书郎。
      国山休风,永南耽思;盛衡、承伯,言藏言时;孙德果锐,伟南笃常;德绪、义强,志壮气刚。济济脩志,蜀之芬香。──赞王国山、李永南、马盛衡、马承伯、李孙德、李伟南,龚德绪、王义强
      国山名甫,广汉郪人也。好人流言议。刘璋时,为州书佐。先主定蜀后,为绵竹令,还为荆州议曹从事。随先主征吴,军败於秭归,遇害。子祐,有父风,官至尚书右选郎。
      永南名邵,广汉郪人也。先主定蜀后,为州书佐部从事。建兴元年,丞相亮辟为西曹掾。亮南征,留邵为治中从事,是岁卒。  盛衡名勋,承伯名齐,皆巴西阆中人也。勋,刘璋时为州书佐,先主定蜀,辟为左将军属,后转州别驾从事,卒。齐为太守张飞功曹。飞贡之先主,为尚书郎。建兴中,从事丞相掾,迁广汉太守,复为参军。亮卒,为尚书。勋、齐皆以才幹自显见;归信於州党,不如姚伷。伷字子绪,亦阆中人。先主定益州后,为功曹书佐。建兴元年,为广汉太守。丞相亮北驻汉中,辟为掾。并进文武之士,亮称曰:“忠益者莫大於进人,进人者各务其所尚;今姚掾并存刚柔,以广文武之用,可谓博雅矣,愿诸掾各希此事,以属其望。“迁为参军。亮卒,稍迁为尚书仆射。时人服其真诚笃粹。延熙五年卒,在作赞之后。
      孙德名福,梓潼涪人也。先主定益州后,为书佐、西充国长、成都令。建兴元年,徙巴西太守,为江州督、杨威将军,入为尚书仆射,封平阳亭侯。延熙初,大将军蒋琬出征汉中,福以前监军领司马,卒。
      伟南名朝,永南兄。郡功曹,举孝廉,临邛令,入为别驾从事。随先主东征吴,章武二年卒於永安。
      德绪名禄,巴西安汉人也。先主定益州,为郡从事牙门将。建兴三年,为越巂太守,随丞相亮南征,为蛮夷所害,时年三十一。弟衡,景耀中为领军。义强名士,广汉郪人,国山从兄也。从先主入蜀后,举孝廉,为符节长,迁牙门将,出为宕渠太守,徙在犍为。会丞相亮南征,转为益州太守,将南行,为蛮夷所害。
      休元轻寇,损时致害,文进奋身,同此颠沛,患生一人,至於弘大。──赞冯休元、张文进
      休元名习,南郡人。随先主入蜀。先主东征吴,习为领军,统诸军,大败於猇亭。
      文进名南,亦自荆州随先主入蜀,领兵从先主征吴,与习俱死。时又有义阳傅肜,先主退军,断后拒战,兵人死尽,吴将语肜令降,肜骂曰:“吴狗!何有汉将军降者!”遂战死。拜子佥为左中郎,后为关中都督,景耀六年,又临危授命。论者嘉其父子奕世忠义。
      江阳刚烈,立节明君,兵合遇寇,不屈其身,单夫只役,陨命於军。──赞程季然
      季然名畿,巴西阆中人也。刘璋时为汉昌长。县有賨人,种类刚猛,昔高祖以定关中。巴西太守庞羲以天下扰乱,郡宜有武卫,颇招合部曲。有谗於璋,说羲欲叛者,璋阴疑之。羲闻,甚惧,将谋自守,遣畿子郁宣旨,索兵自助。畿报曰:“郡合部曲,本不为叛,虽有交构,要在尽诚;若必以惧,遂怀异志,非畿之所闻。“并敕郁曰:“我受州恩,当为州牧尽节。汝为郡吏,当为太守效力,不得以吾故有异志也。“羲使人告畿曰:“尔子在郡,不从太守,家将及祸!“畿曰:“昔乐羊为将,饮子之羹,非父子无恩,大义然也。今虽复羹子,吾必饮之。“羲知畿必不为己,厚陈谢於璋以致无咎。璋闻之,迁畿江阳太守。先主领益州牧,辟为从事祭酒。后随先主征吴,遇大军败绩,溯江而还,或告之曰:“后追已至,解船轻去,乃可以免。“畿曰:“吾在军,未曾为敌走,况从天子而见危哉!“追人遂及畿船,畿身执戟战,敌船有覆者。众大至,共击之,乃死。
      公弘后生,卓尔奇精,夭命二十,悼恨未呈。──赞程公弘
      公弘,名祁,季然之子也。
      古之奔臣,礼有来偪,怨兴司官,不顾大德。靡有匡救,倍成奔北,自绝于人,作笑二国。──赞糜芳、士仁、郝普、潘濬
      糜芳字子方,东海人也,为南郡太守。士仁字君义,广阳人也,为将军,住公安,统属关羽;与羽有隙,叛迎孙权。郝普字子太,义阳人。先主自荆州入蜀,以普为零陵太守。为吴将吕蒙所谲,开城诣蒙。潘濬字承明,武陵人也。先主入蜀,以为荆州治中,典留州事,亦与关羽不穆。孙权袭羽,遂入吴。普至廷尉,濬至太常,封侯。
      评曰:邓芝坚贞简亮,临官忘家,张翼亢姜维之锐,宗预御孙权之严,咸有可称。杨戏商略,意在不群,然智度有短,殆罹世难云。

译文:

      邓芝,字伯苗,是益阳郡新野县人,汉朝司徒邓禹的后人。汉代末年进入蜀地,当时没有人了解和任用他,当时益州从事张裕善于相面,邓芝前去请他看相,张裕对邓芝说:“您年过七十,之后将会位至大将军,封侯。”邓芝得知巴西太守庞曦喜好贤士,就前去投靠他。刘备平定益州后,邓芝担任郫邸阁督。刘备出兵到郫县,与邓芝交谈,非常惊奇,提拔他为郫县县令,又升任为广汉太守。邓芝所在的地方,清廉严整很有政绩,又入朝担任尚书。
      刘备在永安去世。之前,吴王孙权请求讲和,刘备多次派遣宋玮、费祎等人相继去回复丞相诸葛亮。丞相考虑到孙权得知刘备崩逝,担心他们有怀有二心,不知怎么处理。邓芝拜见诸葛亮说:“现在后主年幼,刚刚登基,应该派遣使者重新跟吴国交好。”诸葛亮回复说:“我考虑这件事很久了,只是找不到人罢了,现在才得到了。”邓芝问这个人是谁?诸葛亮说:“就是你呀。”于是派邓芝前去东吴与孙权交好。孙权果然产生疑虑,没有及时接见邓芝,邓芝就自己上表请求拜见孙权说:“我现在来也是为了吴国,不只是为了蜀国。”孙权才接见他,对邓芝说:“我实在愿意与蜀国和亲,但是担心蜀国后主年幼,国力弱小而形势逼迫,被魏国乘势进攻,不能自我保全,所以才犹豫罢了。”邓芝回答说:“吴蜀两国有四州之地,大王您是当世英杰,诸葛亮也是一时的豪杰,蜀国有重重天险的坚守,吴国有三江阻隔,联合这两个长处,共为唇齿,进攻就可以兼并天下,退守也可以鼎足而立,这是自然的道理。大王现在如果去投靠魏国,魏朝一定会要求您去入朝参见,也要求太子到朝内做人质,如果不从命,他们就有借口征讨叛乱,蜀国也会顺势出兵,这样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能控制的了。”孙权沉默了很久,说:“您说的很对。”于是与魏国断绝了联系,与蜀国联合,派张温出访蜀国。蜀国又令邓芝前往东吴,孙权对邓芝说:“如果天下太平,两位主君分治天下不也很好吗?”邓芝回答说:“天无二日国无二君,如果吞并魏朝之后,大王也不知道天命顾念的是谁,为君者就各自发扬自己的德行,臣子各自尽忠职守,身为将领就拿起其武器,战争这才开始。”孙权大笑说:“您确实很诚实!”孙权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说:“丁厷浅薄阴险,不够诚实,使两国交好只有邓芝可以。”等到诸葛亮往北驻守汉中,任命邓芝为中监军、扬武将军。诸葛亮去世后,升任他为前军师前将军,兼任衮州刺史,封为阳武亭侯,不久又都领江州。孙权多次跟邓芝互相慰问,他给予邓芝的馈赠非常优厚。延熙六年,邓芝就地被提拔为车骑将军,后来又持符节。延熙十一年,涪陵国有人杀害都尉反叛,邓芝率军征讨,随即将叛军首领枭首,百姓安居如故,延熙十四年邓芝去世。
      邓芝担任将军二十多年,赏罚分明,体恤士兵。他的衣食都是由官府提供,生活朴素节俭,终身没有置办产业,家属也没有免于饥寒,他去世时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。他正直,性情刚烈简洁,不掩饰自己的情绪,所以和士人们关系不好。当时有很少有受他敬重的,他只看重姜维。邓芝的儿子邓良承袭爵位,景耀年间担任尚书左选郎,晋朝时担任广汉太守。
      张翼,字伯恭,犍为郡武阳县人。他的高祖父张浩,曾担任过汉朝的司空,曾祖父是广陵太守张纲,都很有名望。刘备平定益州后,兼任益州牧,张翼作为书佐。建安末年,被推举为孝廉,担任江阳县县长,又转任为涪陵县令,升任为梓潼太守,多次升官到广汉、蜀郡太守。建兴九年,他担任来降都督、绥南中郎将。张翼性情执法严明,得不到当地少数民族的欢心。当地首领刘昼背叛蜀国作乱,商议出兵征讨他。刘胄没有被攻破,适逢张翼征召回朝,部下都认为他应该快马赶回朝中谢罪,张翼说:“不可,我因为少数民族叛乱,没有尽忠职守,才被召回罢了,但是接替我的人还没到,我正面临着战场,应当储备粮草,作为攻破敌人的资源,又怎么能因为撤职的原因而耽误了国家的大事呢?”于是统帅军队没有松懈,等到接替人来到才出发。马忠后来依靠他的物资攻破了刘昼,丞相诸葛亮得知后很赞扬张翼。诸葛亮出兵武功,让张翼作为前军都督,兼任扶风太守。诸葛亮去世后,张翼被任命为前领军,追溯征讨刘胄的功劳,被赐爵为关内侯。延熙元年,张翼入朝担任尚书,渐渐升迁为都领建威,持符节,进封爵位为都亭侯、征西大将军。
      延熙十八年,张翼和卫将军姜维一起返回成都。姜维建议再次出兵,只有张翼在庭上争论,认为国家弱小而百姓疲敝,不应该穷兵黩武。姜维不听,率领张翼等人出征,升任张翼为镇南大将军。姜维率兵到了狄道,攻破魏朝雍州刺史王经,王经的部众死在洮水中的士兵数以万计。张翼说:“可以停下了,不应再继续前进,前进可能会毁了这样的功劳。”姜维大怒说:“画蛇添足。”姜维最终在狄道将王经包围,狄道城不能攻克。自从张翼提出出兵的反对意见,姜维心中就对张翼很不满意,但是经常带着他一同出行,张翼也是不得已而前往。景耀二年,张翼升任为左车骑将军,兼任冀州刺史。景耀六年,张翼和姜维都在剑阁,一起到涪县去向钟会投降。第二年正月,跟随钟会到了成都,被乱兵杀害。
      宗预,字德艳,南阳郡安众人。建安年间,跟随张飞进入蜀地。建兴初年,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主簿,又升任为参军右中郎将。等到诸葛亮去世,吴国考虑到魏国可能会趁着蜀国衰微而攻取,就在巴丘增加守兵一万多人,一是想要作为救援,二也想要和魏国分割蜀国土地。蜀国得知后也增加了永安的防守,以防备非常之事。宗预派人出使吴国,孙权问宗预说:“东面的吴国和蜀国就像一家,而我听说你们增加了白帝城的守卫,为什么呢?”宗预回答说:“我认为在东面增添巴丘的守卫,西蜀才增加白帝城的守卫,这都是事情和形势应该这样,不值得过问。”孙权大笑,赞赏他的耿直,对他特别礼待,他在东吴所受到的敬重和礼遇仅次于邓芝和费祎。后来宗预被提升为侍中,调任尚书。延熙十年,宗裕担任屯骑校尉。当时车骑将军邓芝从江州回朝,前来朝见,对宗预说:“周礼中规定六十岁不出兵打仗,而您刚接受带兵打仗的任命,为什么呢?”宗预说:“您已经七十却没有率兵回朝,我六十岁为什么不能接受呢?”邓之性情高傲,从大将军费祎等人,都回避他的傲气,只有宗预不屈服。宗预再次出使东吴,回国时,孙权抓着宗预的手流泪告别说:“您总是背负使命来结交两国友好关系,现在你年长,我也已经衰老,恐怕不能相见了。”赠送给宗预一斛大珍珠才返回。后来宗预升为后将军,都督永安,就地被封为征西大将军,赐爵为关内侯。景耀元年,宗预因病被征召返回成都,后来担任镇军大将军,兼任衮州刺史。当时都护诸葛瞻统领朝中政事,廖化去拜访宗预,想和他一起去拜见诸葛瞻。宗预说:“我们都已经年过七十了,超过自己所认为的年纪,现在只少一死了,有什么要向年少之辈请求而小心翼翼的登门拜访呢?”于是没有前往。
      廖化字元俭,本名廖成,襄阳人。他是前将军关羽的主簿,关羽战败后,他归附东吴。廖化心中想着归附刘备,就诈死,当时的人都相信了,他就带着母亲昼夜西行。适逢刘备东征,他在秭归和廖化相遇。刘备大悦,让廖化担任宜州太守。刘备去世后,他担任丞相参军,后来为广武都督,渐渐升迁到右车骑将军,持符节,兼任并州刺史,封为中乡侯,以果敢刚烈著称。廖化的官职与张翼相等,而在宗预之上。
      咸熙元年春,廖化、宗预都迁到洛阳,在路上就病逝了。
      杨戏,字文然,犍为郡武阳县人。年少时与巴西郡的程祈字公弘,巴郡人杨汰字季儒,蜀郡人张表字伯达一同出名。杨戏经常认为程祈是他们这群人中的首位,丞相诸葛亮很赏识他。杨戏二十岁时,跟随州中的书佐担任督军从事,掌管刑狱之事,按律法解决疑难案件,人人都称赞他处置公允,州府征召他为主簿。诸葛亮去世后,杨戏担任尚书右选部郎,刺史蒋琬请任他为治中从事史。蒋琬以大将军的身份建立府衙,又征召杨戏为东曹掾,升任为南中郎将参军,是来降都督的副将,兼任建宁太守。杨戏因为生病被征召返回成都,受命为护军将军,又出京兼任梓潼太守,入朝担任射声校尉,他所在的地方,政事都清明简约不繁琐。延熙二十年,杨戏跟随大将军姜维出征倒到芒水。杨戏心中向来不服姜维,酒后谈笑经常有傲慢戏弄之词。姜维外表宽和内心记恨,心中不能忍受,大军返回后,有关官员奉旨弹劾杨戏,杨戏被免为庶人。后来在景耀四年去世。
      杨系性情简薄懒惰不喜装饰,对他人没有好话,与他人交往也没有阿谀奉承。他的书信文字命令等很少有写满一张纸的。但他对于朋友的感情就很坚定,非常的忠诚厚道。他与巴西人韩俨、黎韬从小就十分亲厚,后来韩俨因病没有被重用,黎韬因为品行不端而被免职,杨旭经常帮他们经营产业,赈济他们的生活,他们的交情友好如初。当时又有人说谯周没有济世的才干,很少有人尊敬他,只有杨戏很敬重他,曾经说:“我们这些后辈,终究不如这个大个子。”有见识的人都因为这件事而看重杨戏。
      张表很有威仪风度,刚开始时,名望地位与杨戏相同,后来官至尚书,督领来降后将军,在杨戏之前去世。程祈和杨汰都早已去世了。
      杨戏在延熙四年撰写了《季汉辅臣赞》,其中所称述赞颂的人,现在大多都记载在蜀书中,所以这些都记载在前面。从那以后去世的就没有追加谥号,所以其中的人应该加以记叙,而不在这一书中。杨戏对他们有赞颂,而现在没有做传的,我都在这些文字下就写了本末,可以粗略的了解这些人的事迹。
      昔日周文王高歌仁德,周武王颂扬进取,凡著称于当世的君主,建立威名推行道义,并非来自一朝一夕,而是从创立基业开始,并发扬光大于后世。从我中汉末年以来,皇权失控,豪强并起,战火不息,百姓陷入极端困境。为此圣主刘备深为感慨忧虑,他当初从燕、代起兵时就仁义之声显著,来到齐、鲁则美好的名声到处传扬,寄身在荆、郢则君臣团结,救援吴、越则无论贤愚都仰赖仁德之风,逞威巴蜀则万里肃穆震慑,出师庸、汉则大盗收敛罪恶行径,因而得以继承汉高祖开创的事业,恢复大汉的宗庙祭祀。然而对于那些奸恶凶险的人,王师尚未加以征伐,好比当年孟津之盟只是展示了一下军威,还须鸣条一战。人的生命有限,先主匆匆离去。虽然现在天下即将归于一统,万国一家,这是当时俊杰之士辅佐拥戴,君主圣明的德义所招致的,人才济济,非常可观。于是一并记述他们的美好风范,使后世读者得到启示。其辞如下:
      高祖子孙,繁衍八方,中山靖王一脉,聚集天地精灵,顺应天时降世,英杰犹如龙腾。起兵燕代,称雄豫、荆,吴越仰赖,依附结盟,占据巴蜀之地,吞并庸国汉中。乾坤恢复秩序,宗庙得享安宁,继承祖先帝业,传播大德芳名。华夏思念赞颂好似文王至今,造福后代,永远勃兴。——赞昭烈皇帝
      武侯诸葛英才卓绝,长江之滨进献良策,东连吴会西通巴蜀,谋划天下至当之计。承受遗命主持国政,整顿文武端正纲纪,广布德行教化万民,治理万物易俗移风,贤愚尽心舍己忘身。国家内部稳定安宁,周边各国得到安抚,多次领兵亲临敌境,实实光耀蜀汉威风,鞠躬尽瘁扩展国势,可惜天下尚未平定。——赞诸葛丞相
      司徒高风亮节,为国寻访贤才,善于识别珍惜,高见之音铿锵。——赞许司徒
      关张勇武,献身济世,辅佐先主,雄壮威猛。护主常于左右,宛如龙腾电击,挽救危难时局,辅佐先主大业,功同韩信、耿弇,均有声誉德望。交往待人无礼,同遭奸邪陷害。悲叹轻率少虑,以致为国捐躯。——赞关云长、张益德
      骠骑将军英姿焕发,连横合纵对抗枭雄,三秦起事,据守河、潼。临阵会见计议,马、韩心思不同,敌人离间得逞,马超家破军亡。违理返德,归顺刘备。——赞马孟起
      翼侯深谋远虑,预知世道兴衰,献身投奔先主,屡建计议良谋,神机妙算,察事端苗。——赞法孝直
      军师才美之至,气度儒雅翩翩,毕生效命明主,忠情发自内心,奉此仁义之本,捐躯酬报君恩。——赞庞士元
      将军敦厚雄壮,冲锋陷阵迎难而上,建功立业,一朝干将。——赞黄汉升
      掌军高风亮节,为人刚直一生,直言无所顾忌,百姓感念治绩。——赞董幼宰
      安远将军志坚定,善美有功绩,轻财刚健,临难不惑,带兵打仗以少胜多,镇抚边境保卫帝业。——赞邓孔山
      孔山名方,南郡人。以荆州从事的身份,跟随刘备来到蜀地。蜀地平定后,担任犍为属国都尉,因改换郡名,称朱提郡太守,选录为安远将军、庲降都督,驻守南昌县。章武二年去世。缺少其生平事迹的资料,因而未给他作传。
      扬威将军有才干,文武双全叹早逝,担当官职、治理政事,刚毅公正、善言明断,施展良谋、展示才华,仪表堂堂、举止得宜。——赞费宾伯
      费宾伯名观,江夏郡鄳县人。刘璋的母亲,是费观的族姑,刘璋又将女儿嫁给费观。费观于建安十八年在李严手下任参军,在绵竹县抵御刘备,之后与李严一道投降。刘备平定益州之后,任命费观为裨将军,后任巴郡太守、江州都督,建兴元年封都亭侯,加封振威将军。费观为人善于交际。都护李严个性高傲,护军辅匡等人年纪、地位与李严接近,但李严不和他们亲近;费观年龄小李严二十多岁,却与李严交往亲昵如同辈。三十七岁去世。缺少其生平事迹的资料,因而未给他作传。
      屯骑校尉忠于旧主,节操坚贞矢志不渝,归附刘备受命,竭尽臣子之道,军资得以依赖,规谏辅佐有功。——赞王文仪
      尚书清廉高尚,处世立身严谨,恪守志向心存大义,性喜浏览玩味典籍,依凭高风亮节,好与古人媲美。——赞刘子初
      安汉将军儒雅沉稳,既通婚姻、又为宾臣,深受当朝礼遇,奉职守法之臣。——赞麋子仲
      少府美善谨慎,大鸿胪学识明审,谏议大夫向往归隐,儒林校尉通晓天文,宣扬阐发朝廷德义,或位居当朝、或立身士林。——赞王元泰、何彦英、杜辅国、周仲直
      王元泰名谋,汉嘉郡人。仪容举止得体、操行出众。刘璋时,任巴郡太守,回来后任益州治中从事。刘备平定益州,兼任州牧,任命王谋为别驾。刘备为汉中王,起用荆楚博学之士零陵人赖恭为太常,南阳人黄柱为光禄勋,王谋为少府;建兴初年,王谋被赐爵关内侯,以后接替赖恭任太常。因缺少赖恭、黄柱、王谋生平事迹的资料,未给他们立传。赖恭的儿子赖厷,任丞相西曹令史,跟随诸葛亮在汉中,早逝,诸葛亮非常惋惜,在给留守丞相府的长史参军张裔、蒋琬的信中说:“令史中失去赖厷,掾属中死了杨颙,朝廷的损失太大了。”杨颙也是荆州人。后来大将军蒋琬问张休说:“汉嘉前辈人物有位王元泰,如今谁能做他的后继者?”张休回答:“说到王元泰,益州都没有谁能做他的继承人,何况我们汉嘉郡呢!”他被人推崇到这种程度。
      何彦英名宗,蜀郡郫县人。跟随广汉郡任安学习,后精心研求任安的学说,与杜琼同一个老师而声誉超过这位同学。刘璋时,任犍为太守。刘备平定益州后,兼任州牧,征召何宗为从事祭酒。后来他援引图谶之说,劝刘备称帝。刘备登帝位后,升何宗为大鸿胪。建兴年间去世。因缺少其生平事迹的资料,没有给他立传。他的儿子何双,字汉偶,言谈诙谐滑稽,具有淳于髡、东方朔的风范。任双柏县长。早逝。
      车骑将军高远强劲,泛爱士兵,以弱胜强,不陷危境。——赞吴子远
      吴子远名壹,陈留郡人。随从刘焉来到蜀地。刘璋时,任中郎将,率军在涪县抵御刘备,以后又前往归降。刘备平定益州后,任命吴壹为护军讨逆将军,又娶了吴壹的妹妹做夫人。章武元年,任关中都督。建兴八年,与魏延一道统兵攻入南安,击败魏将费瑶,封为亭侯,又晋封高阳乡侯,升左将军。建兴十二年,丞相诸葛亮去世,吴壹都督汉中,被任用为车骑将军,授予符节,兼雍州刺史,晋封济阳侯。建兴十五年去世。因缺少其生平的资料,未给他立传。吴壹族弟吴班,字元雄,是东汉大将军何进部将吴匡的儿子。以豪侠著称,官位总与吴壹相近。刘备时,任领军。刘禅时,逐渐升至骠骑将军,授予符节,封绵竹侯。
      安汉将军治理南疆,奋勇杀敌在其故乡,消除反叛,法纪伸张,蛮濮头目,多徙远乡,国家财力因而增强。——赞李德昂
      辅汉将军聪敏,机智而且仁惠,言辞浅近意思深远,相问答对贴切周密,辅佐时政使之善美。同心协力成就帝业。——赞张君嗣
      镇北将军思维敏捷,筹划有方,规谏劝导去邪除恶,为臣尽忠顺理成章。出征东隅偏任一方,可叹后来命运不祥,悲其志向未遂,竟至流落他邦。——赞黄公衡
      越骑校尉忠心为国,砥砺品行谨慎自重,朝廷内外任职,处处公而忘私。——赞杨季休
      征南将军淳厚庄重,征西将军忠心好胜,蜀汉卓异之士,皆为著名猛将。——赞赵子龙、陈叔至
      陈叔至名到,汝南郡人。从豫州开始就跟随刘备,名位一直次于赵云,两人都以忠诚英勇著称。建兴初年,官至永安都督、征西将军,封为亭侯。
      镇南将军粗略强悍,监军后将军为人忠厚,一并参与军机重任,功爵惠及子孙。──赞辅元弼、刘南和
      辅元弼名匡,襄阳郡人。跟随刘备来到蜀地。益州平定后,任巴郡太守。建兴年间,调任镇南,任右将军,封中乡侯。
      刘南和名邕,义阳郡人。跟随刘备来到蜀地。益州平定后,任江阳太守。建兴年间,逐渐升至监军后将军,赐爵关内侯,后去世。儿子刘式继承爵位。小儿子刘武,有文才,与樊建齐名,也官至尚书。
      大司农天生才气,撰述美文,文采条理,灿然有光。──赞秦子敕
      正方接受遗命,参与辅佐刘禅,真相大白于众,捏造事端露馅,当时免职驱逐,使命功业尽丧。──赞李正方
      文长刚愎粗豪,临难领受君命,击溃外敌,保卫边境。不与杨仪谐和,忘却臣节语言狂乱,恨其终惜其始,实因生性所致。──赞魏文长
      威公心胸狭窄,贪求异于常人;平时办事还合情合理,涉及利害就怨恨伤人;舍顺境而入凶险,真应了《周易》之论。──赞杨威公
      季常贤良忠诚,文经勤奋优异,士元规谏有方,处仁颇有计谋,孔休、文祥,或为才美、或为性善,播扬其才、述其心志,皆如楚地兰草芬芳。──赞马季常、卫文经、韩士元、张处仁、殷孔林、习文祥
      卫文经、韩士元,都无从知晓他们的名字、生平事迹和籍贯。张处仁本名存,南阳郡人。以荆州从事的身份随刘备来到蜀地,南行驻扎在雒县,被任命为广汉郡太守。张存向来不服庞统,庞统中箭身亡后,刘备出言赞赏叹息,张存说:“庞统虽竭尽忠心,死之可惜,然而不合德才高尚者的行为。”刘备发怒道:“庞统杀身成仁,反而不对吗?”即将张存免职。不久,张存病死。因为他的生平事迹不详,没有给他作传。
      殷孔休名观,任荆州主簿别驾从事,见于《先主传》。不知其籍贯。习文祥名祯,襄阳郡人。随刘备来到蜀地,历任雒县、郫县县令,广汉郡太守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他的儿子习忠,官至尚书郎。
      国山风度翩翩,永南潜心研究;盛衡、承伯,胸蕴才智、通晓时势;孙德刚直敏锐,伟南忠厚守常;德绪、义彊,志壮气刚。众多贤才志士,美名蜀汉流芳。──赞王国山、李永南、马盛衡、马承伯、李孙德、李伟南,龚德绪、王义强
      王国山名甫,广汉郡郪县人。喜发议论,品评人物。刘璋时,任州书佐。刘备平定蜀地后,任绵竹县令,返任荆州议曹从事。后随刘备征伐吴国,军队大败于秭归,遇害。他的儿子王祐,很有父亲的风范,官至尚书右选郎。
      李永南名邵,广汉郡郪县人。刘备平定蜀地后,任州书佐部从事。建兴元年,丞相诸葛亮聘他为西曹掾。诸葛亮南征时,留下李邵任治中从事,这一年去世。马盛衡名勋,马承伯名齐,都是巴西郡阆中县人。马勋在刘璋时任州书佐,刘备平定蜀地后,征召他为左将军属吏,后调任州别驾从事,去世。马齐原在太守张飞手下任功曹。张飞把他举荐给刘备,任尚书郎。建兴年间,任丞相府掾吏,升广汉郡太守,又做了张飞的参军。诸葛亮去世后,任尚书。马勋、马齐都因颇有才干而引人注目,不过就地方上的威望而言,则不如姚伷。姚伷字子绪,也是阆中县人。刘备平定益州后,姚伷任功曹书佐。建兴元年,任广汉郡太守。丞相诸葛亮北进驻守汉中,聘他为掾吏姚伷善于推荐文才武将,诸葛亮称赞说:“忠而有益于国家的事没有比举荐人才更大的了,举荐人才的人各专注于自己所崇尚的方面;而今掾吏姚伷却能并察文武人才,以满足国家对文臣武将的需要,可称得上博识高雅了,希望各位掾吏都效法这一行为,不要辜负我对大家的期望。”就提拔姚伷做了参军。诸葛亮去世后,逐渐升至尚书仆射。当时的人都敬服他的真诚笃厚。延熙五年去世,在写这篇赞文之后。
      李孙德名福,梓潼郡涪县人。刘备平定益州后,任书佐、西充国长、成都令。建兴元年,调任巴西太守,担任江州督、扬威将军,回朝廷后任尚书仆射,封平阳亭侯。延熙初年,大将军蒋琬出征汉中,李福以前监军的身份兼任司马,之后去世。
      李伟南名朝,是李永南的哥哥。原任郡功曹,后举荐为孝廉,任临邛县令,入朝任别驾从事。随刘备东征吴国,章武二年在永安去世。
      龚德绪名禄,巴西郡安汉县人。刘备平定益州后,任郡从事史、牙门将。建兴三年,任越嶲太守,随丞相诸葛亮南征,为蛮夷所害,当时三十一岁。他的弟弟龚衡,景耀年间任领军。王义彊名士,广汉郡郪县人,是王国山的堂兄。随刘备进入蜀地后,被举荐为孝廉,任符节县长,升牙门将,出任宕渠郡太守,调任犍为太守。逢诸葛亮南征,改任益州太守,将要南行时,为蛮夷所害。
      休元过于藐视敌人,延误战机导致身亡;文进奋勇杀敌,一同遭此厄难。生死患难与共,精神光大长存。──赞冯休元、张文进
      冯休元名习,南郡人。随刘备进入蜀地。刘备东征吴国,冯习担任领军,统督诸军,最终大败于猇
      张文进名南,也从荆州随刘备进人蜀地,领兵马随刘备征讨吴国,与冯习同时阵亡。当时还有义阳郡人傅肜,在刘备退兵时,他断后抵御敌兵,身边部卒全部战死,吴国将领劝傅肜投降,傅肜骂道:“吴狗,哪有汉朝将军投降的!”终致战死。其子傅佥被任命为左中郎将,后为关中都督,景耀六年,又在蜀国危急关头时接受君命。论者都赞扬他们父子两代忠义。
      江阳太守刚正忠烈,恪守臣节以报君恩,临敌交战,不屈其身,单枪匹马,战死沙场。──赞程季然
      程季然名畿,巴西郡阆中县人。刘璋时任汉昌县长。该县有賨族人,本性刚烈凶猛,早先汉高祖刘邦曾借助他们平定关中。巴西太守庞羲认为天下混乱,郡中应有武装保卫,于是招集了不少賨族人组成军队。有人向刘璋进谗言,说庞羲想要谋反,刘璋对此暗暗怀疑。庞羲知道后,非常害怕,打算谋求自保,于是派程畿的儿子程郁向各处传达旨令,增兵自助。程畿回复说:“郡中组织军队,本意不是谋反,虽有谣言,但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竭尽忠诚;如果一定因此而害怕,以致怀有二心,那不是我程畿愿意听到的。”又告诫程郁说:“我受州牧的恩遇,当为州牧尽到气节。你作为郡吏,当为太守效力,不得因我的缘故而怀有二心。”庞羲派人告知程畿说:“你的儿子在我郡中,若不顺从本太守,灾祸就要降临你家!”程畿说:“昔日乐羊为将,忍痛喝下敌人用他儿子烹制的羹汁,这并非父子之间没有恩义,而是为国尽忠的大义所致。今天即使又要把我的儿子烹制为羹汁,我也必定会喝下它。”庞羲心知程畿必不会依附自己,于是向刘璋深深地认错请罪,因而没有产生恶果。刘璋得知此事,提拔程畿做了江阳太守。刘备兼任益州州牧后,聘他为从事祭酒。后随刘备征讨吴国,遇上大军溃败,逆江而逃,有人告诉他说:“后面追兵已到,你下船轻装逃跑,就可免于一死。”程畿说:“我在军中,从不曾被敌人吓跑过,何况现在是跟随天子而遇见危险呢!”追兵于是赶上了程畿的战船,程畿持戟交战,有的敌船被打沉。随即敌兵大至,一齐攻向程畿,程畿战死。
      公弘后生,卓越精英,短命只有二十,可叹才华未逞。──赞程公弘
      程公弘,名祁,程季然的儿子。
      古代出逃之臣,依礼必受威逼,怨恨来自主管官员,竟然不顾为臣大德。于国没有辅佐之功,背信弃义逃奔敌国,最终自绝于人,赢得两国耻笑。──赞糜芳、士仁、郝普、潘濬
      糜芳字子方,东海郡人,任南郡太守。士仁字君义,广阳郡人,任将军,驻守公安,均为关羽部下;他们与关羽有矛盾,叛投了孙权。郝普字子太,义阳郡人。刘备从荆州进人蜀地后,任命郝普为零陵太守。他受吴国将领吕蒙欺骗,开城向吕蒙投降。潘濬字承明,武陵郡人。刘备进入蜀地,任命他为荆州治中,掌管荆州事务,也与关羽不和。孙权偷袭杀害关羽,他就投降了吴国。郝普官至廷尉,潘濬官至太常,封侯。
      评论说:邓芝坚持节操简约诚信,任职公而忘私,张翼敢与姜维的锐气抗争,宗预能抵御孙权的威严,都有可称赞之处。杨戏放任不羁,意在不随流俗,然而智谋气量不够,恐怕是遭逢人世艰难的原因吧。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